第十一章 信心戰勝困境

當你根本不需要失敗的時候,
為什麼要被困難擊破呢?
尤其是當你已經有了
可以轉敗為勝的妙方時

雲霄飛車攀到頂點時,開始以很快的加速度猝然向下滑落。

車上的小男孩嚇壞了。

他驚慌不迭的幻想車子會飛出軌道,車上的人都會死掉。

由於極端的恐懼,他緊抓著身前的扶手。父親覺察到兒子的反應,用一隻強壯的手臂圍住他,緊緊摟入懷中。

因為有著這種明顯的保護,男孩平息了。

這件事發生在美國中西部一個遊樂園裏。

    戰勝恐懼

事隔很多年,那男孩長成二十五歲的大人時,面臨到更強烈的恐懼經驗。這一次,他發現了一種虔誠的信仰,因此不僅能使他抵擋恐懼,而且事實上使他永遠從恐懼中解放出來。

有一天早晨,當我在傑瑞‧亞當斯城裏的聚會中發表過演講之後,我們一起開車到飛機場去,就在那個時候,他把他那刺激而感人的事告訴了我。我們討論信仰在成功生活裏的重要地位,後來又提到消極的恐懼感。他平靜地說,他再也不會受恐懼左右了,他覺得他有把握永遠不會再感到害怕,生死如一。他說話的神態帶著平穩的自信,完全沒有裝腔作勢的樣子。顯然傑瑞‧亞當斯已經獲得虔誠的信仰,所以一切恐懼都消除了。他的信仰最後果然戰勝了困境。

我對人類能夠戰勝恐懼的事例非常感興趣,因為恐懼是我們的最大敵人。於是我問他所以能表現出堅定信念的緣由。那個信念是在一次事件中產生的,事情發生在越南海岸外一艘美國航空母艦歐瑞坎尼號上。

當時,傑瑞是飛機上的投彈手兼領航員,每天都要在敵區上空完成兩次飛行任務。每一天,他的飛機都要從軍艦甲板上升空兩次。就我個人過去從美國小鷹號軍艦甲板升空的經驗來看,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飛行。在北越上空,傑瑞和他的夥伴必須面對著高射砲轟擊的危險。而每次回來時,他們必須在汪洋大海中,找尋那塊小小的降落甲板。這些都使恐懼有機可乘。但是傑瑞最害怕的事情,是飛機被打落,並且被公認為殘酷無情的敵人逮住。

然而,最恐怖的經歷出現了,但他卻在這次的經歷中,找到完全從恐懼裏解放出來的恩物。傑瑞的轟炸機機員包括海軍少校李查‧華滋和中尉伊格那修‧施格,隨行的乘客還有一位到西貢去的海軍少尉。一架轟炸機的升空,總是一件令人肅然起敬的事,在一百五十呎的甲板上,轟炸機要把三十五噸重的機身,從停頓狀態一下子升騰入空,並以每小時二百哩的速度飛行著。

機員檢查過飛機情況之後,準備上路。大家都把頭向後靠在椅端的頭枕上,等待著升空時的劇動。噪音愈來愈大,壓力也增加了,飛機摩擦著牽制用的鋼纜,發出尖銳的聲昔。從前坐在美國中西部雲霄飛車上感到害怕的男孩,現在則坐著等待飛機升空,以進行另一次任務。但是飛機並不像平常一樣順利起飛,反而發生劇烈的搖動,金屬嘎嚓作響,機身到處都有裂痕出現。破毀的飛機滑落甲板,至甲板邊緣的一翻,連人掉落到一百呎之下,可能相當於十層樓的高度,人困在飛機內墜落海底。

這個悲慘的落海事件發生的時候,傑瑞的心裏馬上閃現死亡的陰影。但是後來,他想起他並不是孤單一個人。他感覺到耶穌基督與他同在。而且這種感覺非常地強烈,絲毫沒有疑慮。他在剎那問了解到,不管是生是死,耶穌都會照顧他。他似乎感到天父的強壯手臂圈住他,所以不覺得驚慌,也不覺得恐懼。

由於是從很高的航空母艦甲板上掉落,他和他的夥伴被迫落入約十五呎深的水中。他沉得愈深,四周就愈漆黑。他掙扎著去找尋逃生艙口,卻發現連座艙都沒有了;什麼東西也沒有留下來。他仍然綁在座位上,而他的腳顯然有部分被破毀的機身拖住。這使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夠再度浮回水面,因為他的兩隻腳都失去了知覺。後來他才知道兩腳都斷了。由於求生訓練的自然反應,他把大腿和肩郡的帶子除掉,當他把救生背心脹大時,肺已經叫著要空氣了,所以他便飛也似地浮出了水面。他看到毆瑞坎尼號的巨大船身約在數呎遠。因為船開到這麼近的地方來,所以他剛好在大船突出部分的下面。艦長把軍艦轉了個頭,以免落海的人碰到船的巨大螺旋槳。他們全都獲救了。傑瑞被人用直升機救起,卻因為劇烈的痛楚而不省人事。在醫院裏休養了十二個月,並接受數次手術之後,他又能夠走路了。但是當他講完這個戲劇性的故事時,他重複說:「我現在知道上帝永遠在我身邊,所以再也不會有恐懼的感覺了。如果死亡終於來臨,我也不會害怕,因為祂會看顧我的。」

這個人已經發現到一生中最重大的真相。或許那是至高無上的真相:我們真的不孤單。他在面對死亡的經驗裏,發現了最重要的事物是所謂的虔誠信仰,那種信仰可以戰勝一切困境。在這項經歷以前,他是一個經常上教堂的普通教徒,況且小時候還在主日學校裏受過訓練。但是這種信仰和從前不一樣--這是發自內心的訢信仰。它使他產生深刻而不可動搖的信心,以及十足的肯定,沒有絲毫懷疑,堅信在今生或來世,你都不必有所畏懼,因為天父永遠用手臂環繞著你,保護著你。

    你比困境強大

這個發揮了積極思想的經歷,使你明瞭你比困境更強大。不管環境如何的險惡、如何的艱難、如何的令人畏懼,你都有對抗並克服一切困難的潛力。我們所指的潛力,就是虔誠的信仰,這是人人都能加以利用的強大力量。憑藉著這股力量,你可以移開重巖疊嶂的艱難困局。你記得聖經對這個問題說些什麼嗎?「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移此地,投在海裹;也必成就。」

但是能夠達到這種特殊成就的信仰,是極端真誠的信仰;也是永遠不接受失敗的深沉態度。它是一股信仰的熱情,積極態度的熱情,信靠上帝、信靠生命以及信靠自己的熱情。它是深埋在意識中的強大信念,確實深埋在心靈裏。所以當需要的時候,會以一連串生生不息的力量協助你。因為這種信仰非常堅定,所以不容許絲毫疑惑存在。的確,疑惑對熱烈的信仰,以及發自內心的信仰,不會發生影響。

當然這並不是說,疑惑從來不會闖進入的心中。人有時候會感到疑惑,結果可能相當地可怕,因為陰鬱的消極思想會在心裹蒙上一層陰影。但是沒有信仰或形武化的虛假信仰,跟虔誠信仰之間的不同之處,就是疑惑對後者的攻擊無法奏效。這種信仰是不為疑惑所動的持積極原則。

無疑地,大家馬上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普通人要怎樣才能培養出這種虔誠的信仰。答案當然是,必須養成信靠上帝的態度。換句話說,必須產生以上帝為中心的意識,以至於無論何時何地都沒有艱難困苦的局面能使你感到驚恐,或對你具有威脅力量。但是,如果人不自我訓練,並打心底裏建立起信心,去著手發展信仰的熱情的話,這就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事。

有一次在加拿大的亞伯達省,我在一個商會每年一度的晚宴上發表談話。聽眾很多,也很熱情,我在演說中詳述積極思想的觀念。後來,跟群眾握手的時候,有一個人像微風一般地迎來,他的舉止和態度之愉快、熱忱與活躍,沒有其他言辭足以表達。他很快地說出幾句充滿力量的話,但這是我所聽過的最有價值的克服心理障礙方法。隊伍後面的人一直向前擠來,所以他說得十分簡潔,並且在我還沒有問姓名前,一下子就不見人影。但是那張明朗而生氣蓬勃的面容,以及那些有力的話語,將永遠存留在我的記憶裏。

「每當我因為某件事情而意志消沉的時候,」他說,「我幾乎就會被所有隨之而來的困難所擊倒。請相信我,它們時常找到我頭上來。我總是期待著較大的困難來臨,結果並沒有使我失望,因為困難始終是愈變愈大。」他繼續說:「後來,我偶然在巴士上撿到一本別人留在座位上的小雜誌,我讀了其中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題是關於抗拒逆境。我想:『真是異想天開,如果你抗拒逆境,逆境就會消失,有這麼容易嗎?』但是那篇文章裏,有一句話使我銘記在心。那就是,『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呢?』但我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自己把它改作:『神若幫助我,有什麼人或什麼事情能抵擋我呢?』」

「無論如何,我開始抗拒那些迫人的逆境,同時,我經常確認神是幫助我的,所以有什麼事情能抵擋我呢?你應該試試這個辦法,」他得意洋洋地說,「它會使你踏上勝利之路,就像我一樣。」這麼說著,他的手像老虎鉗似的在我手上緊緊一握,然後消失在人群中。

我很感動,所以接受了他的忠告。我真的開始抗拒逆境,並確認聖靈的支持,結果獲得了驚人的發現,因為困難似乎一下變少了,而且也比較容易克服。它們當然沒有完全沽失不見。事實上,我仍不時需要對付一些難關,而且永遠不能避免。但是它們的力量減弱了,而我的統御力相對地增加了。這是事實,非常美好的事實。

我引用過佛洛伊德的話,大意是說,人的主要任務是忍受生命。當然,至少以我們目前對生命尚一無所知的情形來說,我們的確必須忍耐某些事物,設法接受一些不愉快的因素,而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但是如果這就是生命的全部內涵,那生存是多麼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呀。我喜歡認為:人的主要任務是支配生命,以及生命中的重重困難。因此,本章討論到虔誠的信仰,它可以幫助我們戰勝困境。在加拿大的那位先生,雖然和我只有短暫的會晤,卻使我終生難忘,因為他告訴我,熱烈的信仰使他產生不尋常的力量,而得以抗拒逆境。那是有力地表達積極思想的新方法。

著名的研究科學家查爾斯‧克德林曾經說過,問題交代得清楚,就等於解決了一半。處理困難的重要步驟,是把困難組織得井井有條,這樣,你才能夠看清各個問題,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古代負有盛名的雅典將軍及政治家狄密斯托克利指出,把問題說出來,比主觀地去想它還有用:「人的語言就像是繡帷,繡帷必須展開來,才能顯現它的刺繡花樣,但是捲起來的時候,花樣就隱匿而且變形了,語言也是一樣的。」同樣地,一個問題的種種要素,如果有恐懼或驚惶牽涉在內的話,往往會顯得難以克服,但這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如果我們要圓滿解決問題的話,必須把事實好好地組織起來。

有實質的信仰所以極端重要而珍貴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它有一種副產品,能使人對任何問題都不會感情用事。相信這種價值存在的人,恐懼就會減少,或甚至完全消除,也因此能夠有清晰而客觀的思考能力。他看事情的真相,而不會感情用事地用有色眼光去臆測。他能夠勇敢面對某種情況,並進一步獲得圓滿結果;而不會感情用事地去看,以至於若不是覺得事情不可能成功,就是感到極為艱難。

信仰的意義,往往被侷限在模糊、過分拘泥於教會形式的層面上。這雖然也是一種好態度,卻並沒有跟真正的現實發生聯繫。幸虧,今天的人們都知道信仰的意義不僅止於此。的確,信仰是心智藉實用的科學方法鍛鍊成活力充沛的過程。大家越來越明白,宗教的訓誨包含著科學而實用的方法,如果加以實行,就會產生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簡單的例子,那就是,如果你討厭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反過來討厭你,這種情形,往往使人生樂趣大為喪失。但是如果你愛別人,符合了宗教的律法所要求,別人必然會反過來愛你,於是你會經驗到快樂的趣味。所以,你可不要做一個名義上實際的人,事實上卻堅持信仰是理論性質而不切實際。這樣的話,你怎能獲得成功呢?

虔誠信仰的主要特徵是常識。某地有個機敏的商人,在精神方面也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物。他的身上,結合了靈性和實際性,這是稀有的現象,但卻顯示出這兩種特質天生是有密切關係的。我還記得他把聖保羅的話,改成這樣古怪的說法:「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常識。」

    信念能擊敗難題

有一次,我在西南部某一城市參加一個頗受歡迎的電視訪問節目時,主持人根據他的經驗,強調虔誠信仰及其組織心智法在對付困境時的重要性。他想討論我的積極思想觀念,以及該觀念和心靈信念的關係。我在訪問中,略述我的積極思想法和實行的技巧,並堅決表示它們的實用、有效和可行。我記得自己曾經說,屬靈的心是有組織的,它能夠以非凡的效率處理問題,因為它可以把問題的所有要素都排列出來,以尋求科學的解決途徑。

這種觀念很使主持人動心,因為他所持的是傳統見解,認為屬靈是一種理想化而不切實際的態度,跟現世的事情沒有關係。「你的意思是說,藉著所謂的虔誠信仰,我就能解決目前所煩心的個人問題嗎?」

「當然。」我回答。

「但是,」他繼續說,「我的信仰怎麼也稱不上虔誠。事實上,雖然我相信,不過我的信心可以說是粗枝大葉,而且模糊不定。」

我告訴他說,信心並不需要很多,並引用聖經的話:「你們若有信心像芥菜種(雖微小卻真實)……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我又說,問題不在信心範圍的大小,而是要有真正的虔誠。因此,即使小小的信心,只要真誠,就有力量。

我們的電視會談進行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大群在攝影場裹的觀眾,當然在電視機旁邊收看的人還要更多,所以我像往常一樣的小心,避免說出不具體的話。的確,我在公共場合的談話中,在書上或文章裏,或是與人面對面說話時,從不曾有心發表過自己並不完全相信的話,或是一件自己的和別人的可靠經驗都無法加以證實的事情。所以,當他簡要提出他的個人問題時,我向他保證,只要運用科學性的精神原則,他就可以得到最實用的解決方案,並且面面俱到。

這個人說,他的全部儲蓄,幾乎都投資在密西根一城市中的房屋上,而他本人幾個月前從那個城市搬到目前的住處來。他各種方法都試過,就是沒有能夠賣掉他的房子。同時,房子一無收入,他卻要負擔很重的稅金。未了,他用禱告「作為最後的一招」 ,但是連這個絕招也不管用。他「依舊是被那房子纏住」。「現在,」他說,「你帶來了這種虔誠信仰的觀念,你說這是做事的有效法則。請你現在就說清楚,因為我真的相信你的話,而且我知道你誠心相信那是事實,但是我實在很希望知道運用這些常識性箴言的方法,來解決我的現實問題。」

「好,」我回答,「讓我們看一看你一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讓我們把問題組織一下。從你解說的態度,我覺得你對這件事相當緊張。這種態度必須先糾正,因為健全、實用的思想,從不會自緊張的思考方式中產生出來。第二,我感到你想藉著賣房子,發一筆財。如果你想得到公平的利潤,我並不怪你,但是貪婪往往會弄巧成拙的。」

「你這兩件事都說對了。」他承認:「或許我把價錢定得比合理程度要高。」

「你說,你因為很絕望,所以開始禱告。」我強調說:…氾比起正面禱告的效果來,差得很多,因為當你作正面禱告時,你十分自信地認為,由於精神的基礎,有一股力量開始作用,終於可以使房子圓滿地賣掉。它在使你的精神鬆弛、心意平和之後,屬靈的事情就發生了。」我說。

最後,我問他,在這件他想成交的事情上,他想到的人是誰。他頗吃驚地回答:「我自己,還會是誰?」我於是再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我要他設想出,什麼樣的人住那幢房子最理想。他回答:「我從沒有想到這一點。不過最適合一對有三個小孩的年輕夫妻。」

「好,那麼我們想像有這麼一個家庭,正在找那樣的房子,並且『看到』他們找到你那裏去,你覺得怎樣?現在,他們來看房子了,既然你知道房子是為他們設計的,你就設法達成對他們有利的協議,並且對自己的投資也能相當划算。」他的臉上有一種奇怪的表情。「你知道嗎?這樣做很合理,真的很合理,我會努力去做。」

幾個星期以後,他打電話給我,聲音裏包含著驚異和歡欣。「他們真的來了--正是我們所設想的,他們是很好的人。我們達成協議了,對雙方都很公平。啊,乖乖,我對虔誠信仰原則的用處真是服了。」

「我很高興事情進行得這麼順利。」我間答,心裏也跟他一樣高興,於是又說:「加油啊。」沒有理由不加油的,因為虔誠的信仰確實能戰勝一切困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當你根本不需要失敗的時候,為什麼要被困難擊破,尤其是你已經有了可以轉敗為勝的精神妙方?

    調節心志的力量

人的心是一種很奇異的工具,而使心發揮作用的思想,能夠決定人的遭遇以及他處理日常問題方法的好壞。老實說,我們長久以來怎麼想,我們就是那樣的人。現在的你,可以說就是過去十年左右你的主要思想模式所造成的。如果你我想知道從今天起的十年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結果就決定在你我今後十年的思想方式為何。積極原則就是一種科學的思考方法,可以使事情好轉,而且一直好轉下去。

恐懼的想法能夠破壞創造力,而且更糟的是,它們會使你經常害怕的事情成為事實。在闡揚真理的聖經中,有一段非常醒目而可怕的話:「我所恐懼的臨到我身……‧」由於經常害怕某種麻煩、疾病、意外或失敗來臨,而且長期使恐懼感保持強大的結果,於是促成長久害怕的事情真正發生的力量,會愈變愈強,甚至從無到有。

同樣地,我們長久所相信的一些事情,諸如好的結果、健康、偉績和成功,也能夠降臨在我們身上。恐懼和消極主義雖然能夠產生破壞性,但是信心和積極主義也能創造和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活力充沛的信仰態度,持之以恆,因為那裹面有很多很多的力量。

修‧富勒敦是一位老牌的體育記者,他的文章非常可讀,幾年前,他在某報發表了一件奇事。我已經忘了報紙的名字,不過故事的內容倒是記得十分清楚。那是關於一位德州隊經理喬許‧俄瑞利的故事。俄瑞利先生的球隊在那一季的表現不佳,即使他的隊裹有七個打擊率百分之三十的打擊手,也是無濟於事。似乎棒球聯賽裹的每一支球隊,都能打敗他的優秀球員。然而他們原本是一定會得到冠軍的,可是球隊一直表現得很反常,不管怎麼樣的批評或威脅利誘,都沒有辦法使他們恢復正常。

當時剛巧有一位施樂特牧師在附近開傳道會。施樂特牧師以醫治心靈病症見稱,遠近各處的人,都深信他是一位奇蹟的創造者。

有一天,喬許‧俄瑞利沒有辦法再忍受隊員的失常表現了,他要每位隊員交給他兩支他們最喜愛的球棒。他把球棒裝在手推車裏帶出去。稍後,經理在下午的球賽開始前帶著球棒回來了,他說他把球棒拿到施樂特牧師那裏去,牧師已經給了球捧祝福。球員都很吃驚,他們以敬畏的神情看著球棒。於是他們完全變了。那天下午,他們勢如破竹,一連打出了二十一分。那年夏天所剩下來的場場球賽中,他們都表現得很好,終於成為全國冠軍的球隊。聽說,其後數年,棒球員都願意出高價買一支施樂特球棒。

我們對施樂特牧師致最大的敬意。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那些叫做球棒的木製武器本身,並沒有發生什麼改變。不過,那些揮舞球棒的信徒們的心上,倒蒙受了奇異的魔法。他們的心獲得了重新調節的機會,以至於能夠擺脫失敗主義者的失常現象,而成為所向無敵的常勝軍。

因循接受消極的假設而不醒覺的人,往往會一敗塗地,但這種人能夠因為虔誠、有力而戰勝一切困難的信仰,使事情徹底發生改變。心志獲得適度的重新調節之後,態度就會跟著改變,於是人變得活力充沛起來,甚至堅持積極思想,不管環境怎樣惡劣,都絕不放棄。

尋求虔誠信仰的人,內心裏,都有一股想不斷發揮自我能力的衝動。他們是非常奮發的人,永遠也不會滿足於現狀。他們內心有一股永不止息的力量,驅使他們攀登更高的境界,嚮往更使人頭暈的層次,打破舊的紀錄,訂定新的成就標準。虔誠的信仰、積極的原則,以及攀登的本能,都是同樣的東西。

寫本章時,我正坐在瑞士齊歐美鎮馬特合恩峰旅社的陽臺上,這旅社屬於我的好朋友狄奧多‧西勒。這是一個陽光普照的午後,從我的陽臺望出去,雄偉的馬特合恩峰(譯註:阿爾卑斯山中的一高峰,在義大利及瑞士邊境)峻峭而清朗地豎立著,經常圍繞山頭的白雲襯著藍天。這座山像一塊巨指狀的石頭,孤獨而冷淒地佇立在阿爾卑斯山區,和其他的山保持了一段距離,但是它的冷峻之美和歷史上的傳奇事跡,可能全世界沒有一座山足堪相比。的確,馬特合恩峰在人們的描寫中不只是一座山;它是一個精靈,一個游移不定,永遠迷人的精靈。

嚮往高地的人們,總是想攀登馬特合恩峰。最初,他們怕干擾到傳說中居住在峭壁危巖中的惡魔,怕惡魔隨時會把冰塊和石頭推下來擊打侵入山裏的人。後來,人們不顧這些古老的迷信,而努力尋找通往山頂的路。但是多年來,都沒有人能夠爬上那神祕的峰頂。

後來,齊歐美有名的山區嚮導彼得‧陶華德表示,這座莫測高深的大山,事實上可以從齊歐美的山邊爬上去。所以當時二十五歲的英國登山家愛德華‧韋波,以及夥伴佛蘭西‧道格拉斯,就從當時尚與世隔離的齊歐美小村落出發。在那兒,他們遇到了查爾斯‧哈得遜牧師,這人在當時可能是最有名的登山家,因為十年前,在一八五五年八月一日,他是登上羅沙峰(譯註:瑞士與義大利間的一峰,為阿爾卑斯山之第二高峰,高一五一九六呎)的第一人。

他們組成了一個七人登山團,準備向那鞏固的馬特合恩展開攻擊。韋波主管全團,團員包括:道格拉斯‧哈得遜先生、來自雪墨尼的麥克‧格羅茲、缺乏登山經驗的十九歲學生羅伯‧海多、以及兩位齊歐美的最佳嚮導彼得‧陶華德父子。他們一起做了勇敢的決定,要嘗試攀登那座山。韋波在他的阿爾卑斯山的漫遊記中,描述了這件震撼人心的事蹟。但是那簡直不能說是漫遊,因為雖然他們到了山頂--他們是第一批站在那神祕峰頂的人--那是一八六五年七月十四日的下午一點四十分,不過他們的昂然自得只是曇花一現。在下坡路上,海多因為攀爬勞累而失足滑跤,並撞倒了格羅茲,也把哈得遜和道格拉斯拖下。那條連接這兩組人的麻繩斷了。雖然韋波和陶華德父子用超人的努力去挽救,那四個人還是沿著四千呎的險峻北壁,掉到山下死去。一百多年來,他們的屍骨安息在茫茫的山區裏。今天,那條斷繩可以在齊歐美的阿爾卑斯博物館看到。

這天,我看著馬特合恩峰,想到有關第一人或打破紀錄的人的怪現象。幾乎每當有人第一個達到了長久以來沒有人能達到的目標而打破紀錄時,馬上就會有人完成相同的偉績,或甚至超越他。就韋波和他的夥伴們第一次登上馬特合恩峰這件事來說,三天後,有一位著名的登山家喀雷爾和他的登山隊,從布里爾登上義大利一側的險峻山頂。第一批登山者的榮耀只短暫地屬於他們。這使我想起歌德講過一句很有思想的話:「只有事蹟,沒有榮耀。」

自從那些英勇的人帶了路之後,很多人都登上了雄偉的馬特合恩峰。一旦有人證明了那件事可行,其他人就會跟著做,因為由於開路者的典範,他們相信自己也能攀登山嶺,達到目的地並凌駕其上。所以真正重要的是事蹟,而不是榮耀。

    往高處攀登

時代變了,但是人也變了那麼多嗎?只是想往上街,直到峰頂的願望,依然存在人們的內心裏。在第一次征服馬特合恩峰後一百年,我的太太和我坐在史華滋的房頂上,望著山腰上的一間小屋,那是登山者在破曉時分出發的所在。一位穿著登山服裝的青年走過來,坐在我們近旁‧他認出了我們,所以有點不自然地講起自己的事情來。他對自己抱著相當悲觀的看法,他認為自己是個不會有成就的失敗者。「我想做事情,完成一些事情;我想在生命中有所成就,但是每一次的嘗試,似乎總是失敗。」他快快地說。他告訴我們他在早春時就已經到瑞土來了,先爬小土堆,再爬小山,然後爬比較大的山,而現在,他要嘗試最大的一座山--馬特合恩峰。

雖然天已漸漸晚了,男孩和他的嚮導約好在日落時分到小屋碰頭,準備在黎明時開始登山,但是他看起來不很想離開。「我真的相信我能做到。」他沉思地說:「我必須做到。我就是必須做到。因為如果我完成了這次的攀登,我知道我對其他事情也能有所長進的。」他站了起來,和我們握握手。我們對他說:「祝好運--願上帝保祐你。」他揮手答謝。他大概向前走了約一百碼,然後回轉頭走到我們坐的地方來。他有點難為情地問:「你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

「當然,你儘管說吧。」

「好,那麼請為我禱告,好嗎?如果我能夠得到一點你所寫的積極信心,我知道我一定能成功的。」這麼說著,他跳上了艱辛的登山之途。我們看著他,直到在轉彎處治失無影。

他的確登上了馬特合恩峰,而且從那時候起,也成功地爬上了別的山峰。

人們依然想爬高、打破紀錄,他們一直都在這麼做。人隨處可以看到虔誠信仰的成效,它可以實現事功。隨處都有人奮發、熱心而且蠢蠢欲動,他們保有使積極思想發揮作用的精神、不屈不撓的精神。

第一個打破紀錄的人,證明真正的信仰可以戰勝一切困難。今天這種事件在報紙上所佔據的不只是小小的篇幅。例如,有一則約翰‧瓦克爾的報導,提到這位紐西蘭的一英里賽跑名將,他在三分四九點四秒內跑完一英里,比從前那位紀錄創造者坦桑尼亞的費爾伯特它貝亞的三分五十一秒成績約快一‧六秒。瓦克爾是第一位在少於三分五十一秒的時間內,跑完一英里路程的人。

這些都使我們間想起昔日的體育記者都一致認為,人不可能在四分鐘內跑完一英里的時代,他們認為那是永不會辦到的事。啊,「水不」是一段很長的時間,相信那件事「水不」會有人辦到的人,實在太傻了。一英里賽跑的健將,都把目標定在那「不可能」的四分鐘成績上。瑞典著名的干達‧里格和阿恩‧安德森兩人的成績,都很接近四分鍾,但是第一位創造田徑賽歷史的人,是英國的羅傑‧班尼特,他在一九五四年於牛津市,達到了這個公認「不可能」的偉績,以三分五九‧四秒的成績跑完一英里。

有人認為,第一流的登山事蹟以及一英里賽跑和普通人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相反地,登山和打破過去紀錄的原則,事實上可以運用到一切的人類活動上。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想求進步,都想做更多的事情,都想達到更高的標準,完成更大的效果。而經常有人像本書的讀者一樣,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並且達到更高的成就。虔誠信仰的原則,有助於使這種動機保持在即使面對挫折時也不稍輟。

我的老朋友佛蘭克‧魏格曼,是紐約市華艾飯店的副總裁兼經理,他讀到挫折時,發表了一段明智且中肯的話。「經驗的成熟,」他說,「告訴我們,挫折是沒完沒了的。」但是藉著虔誠的信仰,人可以不顧任何阻力,繼續向前邁進,一直到所有困難都被克服為止。然後,由於有更多的勝利振奮人心,你可以擔承得起新的挫折,並一再打破新紀錄,繼續根據積極原則,以這種驍勇的姿態度過一生。

或許頑強對抗逆境的堅忍能力,是人性最重要的優秀特質。愛德蒙‧希洛力先生寫了一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書;他是一位著名的登山家,曾經登上聖母峰。(譯註:喜馬拉雅山主峰之一,是世界最高峰,高二九○二八呎。)約翰‧藍普就他的書寫了一篇評論文章,文中把希洛力描寫為「一位強人」。「當他和同行者試圖經由可怕的急湍邁向上游時,希洛力說:『每次我們覺得必須去到平靜的流水地帶,我們就非常全神貫注地努力掙扎,把危險都置之腦後。』」這是多麼鼓舞人的想法呀。由於全神貫注地努力掙扎,所以希洛力能夠克服他的恐懼。可見堅忍和不斷的努力,是主要的祕訣所在。

已故的棒球隊經理卡西‧史丹葛,正把握了這種原則。人家如此形容他:「失敗嚇不倒卡西,因為他和希望的交情很好。在失敗時,他總是盼望勝利的到來。」那當然是他戰勝率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在本章的標題裏,我們做了一個決斷的聲明,虔誠的信仰可以戰勝一切困境。半信半疑的人可能會把這題目修改為和自己情形相符的說法,認為人可以戰勝一些,或甚至很多的困難,但是若斷然說人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實在難以置信。不過我因為經常看到虔誠信仰的驚人力量,所以很久以前就得到一個結論,相信深沉而完全的信仰所產生的力量,比一般人想像的大很多,簡直無法估計。根據我的經驗,不管是我本人,還是從其他全心全意信神的人身上看來,要忍受、適應或戰勝一切困難,是絕對可能的事,並沒有例外情形。

我排定時間要在東部某城市對商人的一個公開集會發表演講,我從後臺門走進會堂,就在後臺上找了個位子坐下,等候節目開始。不久,一個中上高度、身材結實勻稱的男人,從身後走到我所坐的地方來,他自我介紹說他是集會的司儀。他是精力旺盛的人,全身充滿活力和熱情,使我對他的積極性格與態度,產生深刻的印象。

他告訴我,他曾經在東南亞的戰爭中,擔任直升機駑駛員,後來飛機被擊落,他的身體受傷很重,本來大家都以為他會死的。醫生們懷疑他的腦部受傷,所以診斷結果,認為即使他活了,套用他的話說,他也會「變成無精打采的人』。他的確施行了腦部手術,他把頭髮分開,指一指頭頂上的圓盤狀開刀口給我看。隨後,他轉到美國的一家軍醫院裏,手腳都不能動彈。但是他還可以說話,而且思考能力未受影響。

有一天他對太太說:「我要你把我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拿來,那是諾曼‧文生‧皮爾的作品,請你念給我聽。」他的太太每天都念到這種有創造力和再創造力的信仰原則,以及積極思想的力量,於是這位絕望的傷患,對上帝的治癒力產生強烈的信心,而且也相信他自己具有自我再創的力量。最後,他相信,縱然醫生診斷病狀的結果很令人心灰意冶,但是他是可以痊癒的。

他告訴他的太太,從那個時候開始,他要重新整頓自己的意志。他要用意志力去控制病體,並對上帝和自己保持虔誠的信心。於是,他以熱情和固執的決心,經常肯定信仰、信心和精神的力量,所以他的意志裏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指導力量。他的痊癒來得並不神奇,也不很容易,但是他確實痊癒了,看到他身體健壯、心智靈活地對著我述說這個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一位奮發向上的人,當信心的內涵和力量夠強夠深的時候,他能夠使自己產生怎樣的改變。後來,當我注視著這位不尋常的人在會中主持節目的樣子,言詞幽默、神采飛揚、聲調含有堅定而熱忱的本質,於是我再度肯定自己的信心,那就是虔誠的信仰可以戰勝一切困難,這是千真萬確的輝煌事實。所以你應該維持積極思想--永遠使它發揮力量。

留言

熱門文章